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8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47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133篇
眼科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Vaccine》2016,34(8):1115-1125
Chronic hepatitis C virus (HCV) infection represents a major health threat to global population. In India, approximately 15–20% of cases of chronic liver diseases are caused by HCV infection. Although, new drug treatments hold great promise for HCV eradication in infected individuals, the treatments are highly expensive. A vaccine for preventing or treating HCV infection would be of great value, particularl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Several preclinical trials of virus-like particle (VLP) based vaccine strategies are in progress throughout the world. Previously, using baculovirus based system, we have reported the production of hepatitis C virus-like particles (HCV-LPs) encoding structural proteins for genotype 3a, which is prevalent in India.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have generated HCV-LPs using adenovirus based system and tried different immunization strategies by using combinations of both kinds of HCV-LPs with other genotype 3a-based immunogens. HCV-LPs and peptides based ELISAs were used to evaluate antibody responses generated by these combinations. Cell-mediated immune responses were measured by using T-cell proliferation assay and intracellular cytokine staining. We observed that administration of recombinant adenoviruses expressing HCV structural proteins as final booster enhances both antibody as well as T-cell responses. Additionally, reduction of binding of VLP and JFH1 virus to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s demonstrated the presence of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in immunized sera. Taken together,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combined regimen of VLP followed by recombinant adenovirus could more effectively inhibit HCV infection, endorsing the novel vaccine strategy.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了解中国10省(市)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SARI)住院病例哨点监测纳入的流感成年人住院病例的临床特征及重症危险因素。方法 对2009年12月至2014年6月中国10省(市)SARI哨点监测医院纳入的符合SARI定义的≥15岁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和临床信息调查,采集呼吸道标本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按检测结果将病例分为流感住院组和非流感住院组,分析两组人口统计学信息、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并分析重症危险因素。结果 10家哨点医院共纳入3 071例SARI成年人病例,其中实验室确诊240例(7.8%),以A(H1N1)pdm2009和A(H3N2)亚型流感病毒为主。病例年龄M为63岁,≥65岁老年人占47.1%。144例(60.0%)患有至少1种慢性基础性疾病,流感病例肺气肿比例(7.9%)高于非流感病例(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3,P=0.047)。19.4%的流感育龄妇女为孕妇,240例流感病例中仅有1.1%在过去一年接种过流感疫苗。流感住院病例中咽痛、呼吸困难所占比例高于非流感住院病例。17.5%的流感病例收入重症监护室治疗,与非流感住院病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0)。23.1%的流感病例在发病后使用了抗病毒药物治疗,高于非流感住院组(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流感住院病例中41.5%出现并发症,病毒性肺炎比例明显高于非流感组(P<0.001)。危险因素分析显示,发病入院时间>7 d(RR=1.673,95%CI:1.071~2.614)、患有哮喘(RR=15.200,95%CI:1.157~199.633)、免疫抑制疾病(RR=5.250,95%CI:1.255~21.960)、怀孕(RR=21.000,95%CI:1.734~254.275)是流感重症的危险因素。结论 成年人流感住院病例主要集中在≥65岁组,流感疫苗接种率极低、抗病毒药物使用不足,应推荐孕妇、老年人、慢性病病例等高危人群每年进行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流感住院病例应及早应用抗病毒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甘肃省肺结核患者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耐药情况。方法 2014年9月1日至2017年8月31日,采用整群分层等比例随机抽样方法,选取甘肃省30家县级结核病定点诊疗机构作为监测点,排除痰涂片抗酸染色阴性且调查期间正在接受抗结核治疗或不同意接受调查的肺结核患者,对培养阳性的≥15岁的肺结核患者分离的1931株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初治患者分离株1815株,复治患者分离株116株)进行10种抗结核药品[异烟肼(INH)、利福平(RFP)、乙胺丁醇(EMB)、链霉素(Sm)、卡那霉素(Km)、阿米卡星(Am)、氧氟沙星(Ofx)、卷曲霉素(Cm)、丙硫异烟胺(Pto)、对氨基水杨酸钠(PAS)]的比例法表型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结果 1931株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的总耐药率、耐多药率、单耐药率、多耐药率和广泛耐药率分别为26.26%(507/1931;95%CI:24.30%~28.22%)、8.44%(163/1931;95%CI:7.20%~9.68%)、11.39%(220/1931;95%CI:9.98%~12.81%)、6.42%(124/1931;95%CI:5.33%~7.51%)和0.41%(8/1931;95%CI:0.13%~0.70%)。其中,初、复治患者分离株的总耐药率[分别为25.45%(462/1815;95%CI:23.45%~27.46%)和38.79%(45/116;95%CI:30.10%~47.84%)]和耐多药率[分别为7.82%(142/1815;95%CI:6.59%~9.06%)和18.10%(21/116;95%CI:11.10%~25.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357,P=0.021;χ2=11.623,P=0.001),且初治患者分离株在男性、中部地区的总耐药率[分别为26.22%(284/1083)和24.96%(158/633)]均明显低于复治患者分离株[分别为41.49%(39/94)和51.43%(18/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241,P=0.022;χ2=5.888,P=0.015)。对10种抗结核药品的总耐药率前3位依次为INH[16.78%(324/1931)]、EMB[15.38%(297/1931)]、RFP[10.10%(195/1931)]。据此估算,甘肃省每年新发耐药、耐多药、广泛耐药患者分别为2341~2764、665~940、5~70例。结论 甘肃省结核病耐药情况严重,以一线抗结核药品耐药为主。同时,初治患者的耐药情况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将DNA条形码技术应用到蚤类鉴定中,提高甘肃省鼠疫监测质量。方法在甘肃省鼠疫疫源地4个县(区)采集57份蚤类样本,PCR扩增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COI)基因片段,PCR产物进行测序;序列进行比对,采用Mega 7.0软件计算种内及种间遗传距离,邻接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共测得4科9属11种57条COI基因序列。发现种内遗传距离为0~1.8%,种间遗传距离为12%~25%;种间遗传距离显著大于种内遗传距离。进化树显示所有蚤类COI序列形成11个单一分支,种间分支明显。结论 DNA条形码能够用于甘肃省鼠疫疫源地蚤类的分子鉴定,克服形态学鉴定方法的缺陷。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2011—2012年甘肃省麻疹实验室运转状况,为如期实现消除麻疹目标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2012年甘肃省麻疹实验室网络(MLN)血清IgM检测、病原学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麻疹监测系统(MSS)报告甘肃省疑似麻疹1275例,采集血清标本1242份,采集率97.41%;麻疹IgM抗体阳性710份,阳性率57.16%;检测风疹血清标本1198份,阳性率20.36%;2011—2012年共收到疑似麻疹、风疹咽拭子标本1019份,分离出58株麻疹病毒,鉴定为Hla基因亚型;分离出风疹病毒20株,为1E基因型;2011—2012年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麻疹实验室。通过了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家麻疹实验室组织的现场认证,血清盲样考核和血清复核符合率均为100.00%;全省14个市、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麻疹网络实验室,连续两年通过了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的职能考核和现场认证,血清盲样考核符合率96.67%,血清抽样复核符合率98.41%。结论2011—2012年甘肃省MLN运转良好,为麻疹疑似病例实验室诊断和麻疹流行监测提供了技术支撑,为阻断麻疹病毒传播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哺乳期妇女尿碘浓度的稳定性,评价其碘营养。方法 2012年4~5月选择碘盐覆盖良好的甘肃省临夏县尹集乡,连续跟踪采集3次自然饮食和生活状态条件下哺乳期妇女间隔10 d随机1次性尿样。采用过硫酸铵消化-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方法(WS/T 107-2006)检测尿碘含量。结果 3次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88.13μg/L、185.0μg/L和172.9μg/L,尿碘中位数和频数构成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一个体3次尿碘在同一水平的比例占9.2%(29/184),两次尿碘浓度在同一水平的比例均〈20%;以第1次检测结果为基准,第2次尿碘浓度在〈150μg/L、150~250μg/L、250~500μg/L和〉500μg/L同一水平的符合率分别为53.2%、36.5%、31.3%和14.3%,第3次尿碘在〈150μg/L、150~250μg/L、250~500μg/L和〉500μg/L四个水平的符合率分别为44.2%、23.1%、16.7%和0.0%。结论在自然饮食和生活状态下,同一个体不同时间尿碘浓度的符合率低,一致性差,但总体3次尿碘处于一个稳定的状态,因此一次性尿碘浓度不能对个体碘营养作出正确评价,但能够反映群体的碘营养水平。根据尿碘浓度判定,在目前碘盐落实的情况下,调查点的哺乳期妇女碘营养适宜。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甘肃省<8月龄及≥15岁人群麻疹发病危险因素,为制定针对性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8月龄及≥15岁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采用1∶3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别研究病例组和对照组在医院暴露史、与发热出疹病例接触史、患病史、疫苗接种史、人口流动情况等因素的差异,从而分析患病的危险因素和提出控制措施。结果对42例<8月龄病例和126例对照、74例≥15岁病例和222例对照进行分析,“医院暴露史”、“与发热出疹病例接触史”、“发病前去过其他城市”是<8月龄及≥15岁人群麻疹发病的危险因素,“疫苗接种史”是≥15岁人群的保护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医院暴露史”是<8月龄儿童发生麻疹的唯一危险因素(OR=29.23,95%CI:2.82~302.89);“医院暴露史”及“发病前7~21 d去过其他城市”是≥15岁人群发生麻疹的危险因素(OR=5.15,95%CI:2.28~11.63;OR=5.48,95%CI:1.38~21.69)。结论降低<8月龄及≥15岁人群麻疹发病,除提高免疫接种年龄范围内儿童麻疹类疫苗接种率和减少传染源外,必须加强医院内感染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甘肃省在婚MSM人群HIV 感染状况及其分别与同性和异性的性行为特征。方法 在甘肃省兰州、天水市MSM活动场所共招募297 名在婚MSM人群, 进行问卷调查和HIV 抗体检测, 分析在婚MSM人群感染HIV 的影响因素。结果 在婚MSM人群HIV 阳性检出率为4.7%;有94.6%的调查对象最近6 个月与同性发生过肛交性行为, 30.9%的调查对象最近1周有>2 名男性性伴, 肛交性行为时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45.9%;有69.0%的调查对象最近6个月与女性发生过性行为, 异性性行为时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24.9%, 59.0%在最近1 次异性性行为时未使用安全套。调查对象中, HIV 感染者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64.3%, 最近1 年做过HIV 抗体检测的比例为7.1%, 最近6 个月与同性发生过肛交性行为的比例为92.9%, 肛交性行为时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14.3%。HIV 感染者中, 最近6 个月与异性发生过性行为的比例为35.7%, 性行为时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60.0%。结论 甘肃省在婚MSM人群的HIV感染率较高, 且无保护的同性和异性性交行为并存, 需加强对该人群的干预和检测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乡村医生对安全注射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分析评价为促进预防接种安全注射所采取的干预措施的效果,以便为卫生行政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在全省按照典型抽样方法抽取3个县,设立对照组和干预组,采取问卷调查、现场观察等措施,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结果:采取干预措施后,干预组村医实际规范接种的技能水平有明显提高,在“接种前进行告知和健康询问”、“接种后进行观察”的村医分别达到100.00%、96.77%,比基线调查数据明显增加;并且干预组的村医安全注射知识知晓率由基线调查时38.70%提高到93.55%,上升了55个百分点,增幅较为明显。结论:对村医进行有针对性、经常性、短期的强化培训,是促进预防接种安全注射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